陈秀莲女士 (Tan Siew Nai)

1892 - 1958
浸信会和马来亚部的先锋
浸信会
马来亚

陈秀莲女士的大姐 (Tan Leah) 与丈夫胡福德先生在20世纪初左右从中国汕头来到马来亚槟城, 以谋求更好的生活。可是由于陈秀莲女士的大姐不幸在槟城去世, 因此年仅18岁的陈秀莲女士于1909年移民到马来亚槟城, 被要求嫁给自己的姐夫胡福德先生。他们俩一共有5个自己的孩子 - 2个女儿和3个儿子。 胡福德夫人(陈秀莲女士)是浸信会基督徒。由于在槟城找不到浸信会教会,她便带着家人到车水路福音堂的弟兄会教堂。同时,胡福德先生在乔治市新街头开设了自己的家具业务。后来, 他得以在吉打州和玻璃市州的橡胶和锡矿开采领域进行投资。

在1930年代初期,美国严重的经济萧条甚至严重影响了马来亚的橡胶价格,以致必须抵押胡福德夫妇当时在136号惹蘭亞丁居住的房屋。胡福德夫人不仅没有坐着抱怨,反而逆水行舟开创了用链式绣花刺绣缝制娘惹雅服的业务。几年后,当橡胶价格回升时,胡福德夫人便决定停业。

吉打州

胡福德夫人有一位居住在亚罗士打的表妹, 名叫陈亚喜,身为寡妇的她于20世纪初也来到马来亚,希望能为自己和孩子们寻求并过着更好的生活。她是一名虔诚的浸信会教徒,由于找不到浸信会教会,她每天祈祷能有一天在亚罗士打建立一个浸信会教堂。1900年代初的马来亚,沙巴州和砂拉越都从未有过浸信会的存在。当年, 其他基督教教派已经在这些地区建立了教会,例如英国国教,卫理公会,长老会,路德教会及兄弟会。她曾试着带家人到当地的一所教会参与会众敬拜,但不知何故, 觉得很难适应那儿的崇拜风格。因此,她改为在自己的家中带领家人朝拜。当她的孩子长大了并设立了各自的家庭后,她的儿子们便随后领导家庭崇拜。尽管如此,陈亚喜女士仍然夜以继日地为亚罗士打而祷吿, 祈祷能在那儿建立一所浸信会礼拜堂。

当时,中国大陆正发生了一次极大的福音派复兴,由于那里的需求迫在眉睫, 宋尙节和其他福音派传教士奉神的带领在那儿的教会事奉敬拜主。然而,在1935年,宋尙节首次落足在槟城, 每天以中文传道两三遍,同时也被翻译成福建方言。当时的胡福德夫人对此境深受启发,以至于她担上宋尙节所带领的传道队中其中一队的主席,并跟随他去了许多地方一同分享福音!宋尙节初次到访槟城后又来了几次。胡福德夫人便在136号惹蘭亞丁居住的家中保留了一个房间,特别是供宋尙节以及其他来访的中国牧师和宣教士在槟城停留的期间使用。其中一位是林佩轩牧师,他也是一名来自汕头的浸信会教徒。

因着个人的感动並随着表妹 (陈亚喜女士) 对上帝的敬虔,胡福德夫人邀请林牧师到亚罗士打来举行开荒佈道, 安排他到居住在57号新路 (至今已改名为太子路) 陈亚喜女士的家中开佈道会。胡福德夫人和林牧师对那里的需求感动至极,随着圣灵的牵领,在亚罗士打开展了浸信会的工作。在林牧师返回中国将其家人带到马来亚时, 胡福德夫人向他保证她将为这福音工作提供财务支持。这些事件导致于1938年10月21日在59号新路开设圣经速成班, 当时称为吉打基督教华侨浸信教会。马来亚的第一座浸信会教堂就这样建立了。陈亚喜女士经年累月的祈祷终究得到了回应。

当时圣经速成班报名参加者包括李佩仪姐妹(即本会女传道),陈亚喜女士及其孙子郑恩泽成为教会的主要基本成员, 在立会后热心事奉。这项福音工作就如此展开, 由于会务发展, 从他们3个家庭增加到12个家庭,会友的总数增至约50人。靠着胡福德夫人的热忱贡献, 她在1939年购下了一块享有双层旧洋楼的土地 (现址在2号惹兰玛拉里),供教会使用。间中经过太平洋战争时期,本会会务几乎停顿。但靠着上帝的恩典,在身为一名来自长老会的首任忠诚女传道李佩仪姐妹的带领下, 主理一切, 教会不但逐渐兴旺, 敬拜活动也从未中断!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平之后,教会内举行的活动恢复了常态,会友人数也增加到80人。这段时期中, 来了几名来自中国的牧师, 履舄交错, 周转进出, 往往若不是因为他们的家庭需要, 就是他们的签证限制约束了他们的停留时间。胡福德夫人似乎总是早有预见, 与中国的牧师和教会建立联系,每当在教会没有牧师的情况下推荐适当的牧师担任会牧, 义务主理会务。随着战后教会的发展,是时候从事兴建一座焕然一新的教堂了。此时, 上帝带领胡夫人陈秀莲女士把他们常用来开会的那座坐立在2号惹兰玛拉里的双层旧洋楼捐赠给教堂,以及奉献建造新堂金费18,000令吉(该计划中的建筑费共需26,000令吉)。 蒙主赐福, 兴建新堂的工作顺利进行, 至1950年3月20日,一座由钢砖良材建造成美轮美奂的礼拜堂就此奉献给上帝。教堂也被更名为华侨汕头浸信教会(OCSBC)。

胡福德先生的生意蒸蒸日上,他在位于亚罗士打以南约30公里的一个乡村 - Bukit Junun 开办了一家橡胶庄园。在这片庄园做工的工人群里, 有一些是来自中国的浸信会教徒,而其他工人则不是信徒。见着丈夫的遗产能为宣教领域做出贡献, 胡夫人对此念头感到鼓舞。因此,在1941年,她在庄园的部分土地上建造了一座教堂!这座坐落在橡胶树之间的Bukit Junun浸信会教堂是由26位会友组织的。教会也由亚罗士打浸信教会教堂的领导照顾。李佩仪女士定期探访Bukit Junun浸信教会教会并忠实地在那儿事奉及义务主理会务,直到她与世长辞。

1952年,美南浸信会传教士 Elizabeth Hale 来到亚罗士打生活和事奉。她靠着执教英语与华侨汕头浸信教会紧密联系。后来她的英语班级成为出自于华侨汕头浸信教会的三一浸信教会 (Trinity Baptist Church)。她也在瓜拉吉打州和吉特拉地区的福音推广活动中发挥了卓有成效的作用。

尽管汕头潮州语是华侨汕头浸信教会最初共用的语言,但教会的沟通方式随着岁月逐渐演变,首先是从汕头潮州语更换成福建方言,后来由于中文成了年轻一代越来越熟悉并共用的语言, 教会的沟通方式再次转为用中文做为主要语言。结果,华侨汕头浸信教会  最终不得不再次更名为亚罗士打浸信教会(ASBC),以更加能够包容所有到亚罗士打浸信教会敬拜的不同人群。

槟城

如前所述,由于槟城当时没有浸信会教会的存在, 住宿在槟城的胡福德夫人及其家人最初便在车水路福音堂崇拜上帝。1953年,美南国外传道部的传教士 Greene and Martha Strother 到达槟城时,胡福德夫人邀请他们与另外两名浸信会教徒 - 箫维元和她的侄子何乐芝一起回到他们在136号惹蘭亞丁居住的屋子。他们在那儿的构思与规划在槟城建立第一座浸信会教堂。胡福德夫人将她的家作为第一次聚会场所 (1953年4月至6月之间)。后来越来越多的浸信会教徒开始在那里聚集,每周都在她的家中进行礼拜。

同时,新来的传教士们也正忙于收购一栋坐落在35号安森路的大型平房,这所平房后来被命名为“浸信会宣教屋” (The Baptist Mission House)。在胡福德夫人家中开会的小组的出席人数当时已增加到40人左右。当浸信会宣教屋 (The Baptist Mission House) 已建立后,由于邵士德Strothers夫妇的邀请, 原本的小组会员便此后于1953年的7月份改到那里见面。由29位会友组织成的“槟城浸信教会” (PBC) 就这样在1953年8月16日举行了以下的奉献礼: 邵士德(G. W. Strother)被任命为名誉牧师,何乐芝被任命为传道人,而箫维元被任命为该教会的执事人员。[1]

在第一年里,槟城浸信教会由于其会众的不同背景而出现了内外交困的情境。在槟城浸信教会崇拜上帝的会众包括了在马来亚出生的中国人以及从中国不同方言组移民过来的教徒, 其会众当中也混合了不同籍贯, 分别主要是潮州人和广东人。[2] 来自中国的浸信会教徒中,有些与美北浸信会有关,有些与美南浸信会有关。在这群各有千秋的会众体中,唯一的共同之处是他们对耶稣基督的忠实信仰,教会如今的成长能一直延续到此日,这惟独、光是归功于上帝的荣耀。

在第一年里,槟城浸信教会由于其会众的不同背景而出现了复杂的情境。在槟城浸信教会崇拜上帝的会众包括了在马来亚出生的中国人以及从中国不同方言组移民过来的教徒, 其会众当中也混合了不同籍贯, 分别主要是潮州人和广东人。来自中国的浸信会教徒中,有些与美国(北方)浸信会有关,有些与美南浸信会有关。这群会众之成员虽有多方背景,但共同之处是他们对耶稣基督的忠实信仰,以致教会的成长能一直延续到此日,这惟独归功于上帝的荣耀。

槟城浸信教会从一开始就计划有一天能拥有自己的房产。然而,仅14年后,槟城浸信教会便于1967年从35号安森路迁至224号中路。那时候,马来亚浸信会神学院(MBTS)也搬到了峇都丁宜的新房产,浸信会宣教屋 (The Baptist Mission House) 随后被出售。延期14年的主要原因是市议会拒绝批准槟城浸信教会在224号中路的物业内开会已有相当多年的时间。尽管市政局自1957年就购买了土地,但直到1973年才最终获得市议会的批准!

作为槟城岛上的第一座浸信会教堂,有许多外展活动和教堂是由槟城浸信教会多年以来而“孕育”出来的。1954年, 槟城浸信教会在浸信会宣教屋 (The Baptist Mission House) 内开始提供英语崇拜,然后在1956年10月14日成立乔治市浸信教会。

Notes

  1. ^ 《马来亚浸信会公约》在1953年8月的同一天下午成立了,PBC成为其创始成员之一。
  2. ^ 尽管PBC最初是由潮州话及广东话先创立的, 它的沟通媒介在1994年改为中文。

Article is submitted by Dr. Jeffrey Oh S. T., another grandson of Mrs. Oh Hock Teck.

Bibliography

1. Evans, B. & D., “Great things He has done!” (Manuscript written in 2000 but not officially published)
2. Oh, Raymond, Reminiscence at the Oh Hock Teck’s Descendants Family Reunion, Dec 2006. 
3. Oh, Nelly, Reminiscence at the Oh Hock Teck’s Descendants Family Reunion, Dec 2006. 
4. Oh, Angela, Reminiscence at the Golden Jubilee of Georgetown Baptist Church, 2006.
5. Article was submitted by Dr. Jeffrey Oh S. T., another grandson of Mrs. Oh Hock Teck, for the Dictionary of Christian Biography in Asia and translated into Chinese by Ms. Rebecca Y. K. Chew. [Ms. Rebecca Y. K. Chew is the daughter-in-law of Dr. Jeffrey S.T. Oh.]